冒险解谜游戏中文网 ChinaAVG

标题: [转载] <略谈侦探文化和我们的游戏商>送给喜爱侦探游戏的玩家朋友 [打印本页]

作者: silverblue    时间: 2006-2-14 01:59
标题: [转载] &lt;略谈侦探文化和我们的游戏商&gt;送给喜爱侦探游戏的玩家朋友
源自: YESKY( C0 l) q5 b- T* H1 d
http://myuni.yesky.com/96/2596.shtml. X; c& P! R5 U+ \

; d+ }8 x) c# p. E8 D9 Y9 x作者: LJYNN
4 b0 B/ g) V! q8 J$ q9 t* p$ u. x
2 m! o  ?' y- P* v) ]$ |! ^( \
我常常觉得,游戏是与一切文化都有缘的。它所以是&quot;第九艺术&quot;,就因为我们的生活乃至这世界都为它所包罗。大而言之,它也是一种生活。既是生活,当然牵连到所有的文化。人们正是将于文化的爱一并赋予游戏,才会爱得如此深切。! ?* L) V. l  @6 X5 S  p
是以可以如此说罢:游戏是受了文化的惠的。, t2 P: k6 j+ D7 W( ~* J4 Q
# X  A6 o8 ~. j; g. t+ g" ?. n/ l
  然而游戏并不很知图报,往往却厚此薄彼。当然,文化一物最近有如中关村的零卖,越发不值钱起来,对其大多数不给面子,本也无可厚非。但有一个风靡世界的文化--侦探文化,却也教游戏抛弃而如此的孤寂,实在令人不得不大叹其气。当然,并不是说没有侦探游戏--在游戏界里大抵也就喽罗一样的角色,连名字都起得不相干:解迷类。令人却联想到街头巷尾的笨伯所玩的魔方和拼图。
2 v9 Y" D/ y0 r1 k9 Z百年孤寂
+ D6 p. v  s" R8 g& p6 s8 {- S9 p7 Y8 h! S% E5 p* t4 b$ N  k
  用&quot;百年孤寂&quot;这题目,或然是我的媚俗。侦探文化之于游戏,纵然孤寂罢,也绝没有一百年的恩怨。牵连的用上,有沾王菲光的意思。但我大抵也可勉强的自圆其说,因为&quot;百年&quot;是泛指,矫情的指代侦探游戏这十几年的寂寞,并不太过。
+ m$ q& M- n- x2 F何况,我真的觉得这孤寂仿佛有一百年那么长了呢。4 f- s. I& ^" [$ W( W1 O% \, L

+ R" H1 N5 F# L% r  G/ |4 X' I  印象中最早的侦探游戏是《大侦探伽马》。这于很多朋友自然是没听说过的,因为它是一个很早的FC游戏,(80年代中期)且并没传到中国来。我也只是听说,未尝亲试,所以不明了这个开端的成就如何。但可以想像,FC能演绎出怎样的侦探世界。1 I( j% n$ |% M! h8 C

; j% F8 o& e) n8 \$ @  到了九十年代初,解迷游戏确乎渐渐多了起来,原本的定义也被富创新精神的摩登人士打个粉碎:侦探游戏要以&quot;鬼&quot;为卖点,恐怖游戏则立志把玩家培养成福尔摩斯。单就这一点来说,就是侦探游戏很大的悲哀。当然,无可否认,这些游戏很多都是做得好的。例如《狩魔猎人》、《杀人月》算是在情节和迷题上做到了位,而《鬼屋魔影》和《弟切草》、《幽魂》等也算是成功的为玩家带来了恶梦。但这些却与侦探文化有什么相干呢?想要推理却往往牵连不断的一亲芳泽,想要调查竟演变成《我和僵尸有个约会》--游戏界的侦探注定要负上情圣和钟馗的功力,轮到要破案时却只须打架便够了。% I. [) @* d$ m, k( _: _  `" ~
--这到底是什么世界?
* x. x  y# o( ]  U0 K, }3 U9 i) X# a% I" C  @
  EA和ICOM的几辑福尔摩斯游戏倒还算是侦探游戏的正宗。犹其是EA的《遗失的档案》和《玫瑰纹身》颇受广大玩家欢迎,一位朋友在著文论述冒险游戏的成败时还以它为正面例子。但在我看来,这只是挂上福氏羊头卖冒险狗肉的把戏罢了,不足为道。/ ^4 G" P" [2 A% b  j

$ S' [5 n5 q3 j9 m5 ?& z  嗟夫!十几年的发展,百年的孤寂--这就是我们的侦探游戏?&lt; ( O0 J% n2 G' q3 x4 D: {
  我不明白,为什么这许多游戏商们的头脑满得便如李洪志的钱袋一般,放不下新鲜事物。那将一个片段,一个案件,一次奇遇作成游戏的思维,难道却在游戏人的尊脑里生了根,使他们不明白--这根本不是侦探!侦探也不过整日坐在事务所里的生物罢了,硬生生要他于该睡觉之时爬起来去街上参观杀人,该泡妞之时跑到深山去大闹鬼屋,这不单不合理,也是毫无意义的。侦探游戏的世界应是最自然和真实的世界,大小的案件在随机发生着,而玩家们要做的就是端坐在事务所里,等着那些衰人们上门来。* n2 }5 f9 U$ F2 @) p7 f
--这么简单,然而才是真正的侦探游戏。# g- j) t! a( H5 T

; _6 q  G/ G' i; b百年因缘
( b! c  @4 g( }! L: o3 G
" v  C" w5 b9 ^; S0 A3 U6 X1 R6 ~  一百年前,并没有我们的电脑游戏,但爱伦?坡和维多利亚时代的侦探们所带来的侦探文化却已存在。火车站、码头、街头巷尾、书店--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身影。而柯南道尔在同是世纪之交的时刻带来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更是像火一样燃起了侦探小说的生命--它的光辉照亮了世界每一个角落。: W0 w; L  ?2 J: W0 t$ V* A
  一百年前,是侦探文化的盛世。
0 b* t6 e* ^, {* W
7 R$ Q7 I- m2 m/ k: S. a0 B  一百年后,游戏来了,侦探文化也还在,但变成了这番模样:侦探的躯体可以架上情人,间碟,流氓,侠客的脸谱,去演绎一些杀人越货的故事;&quot;推理&quot;一物,更可以演变为夜入闺房,口蜜腹剑,拳打脚踢,玩弄风流的情节,然后美其名曰:破案。
/ I% \+ M2 B' U于是我明白,一百年后的今日,侦探文化确乎衰落了。
! }: g. k  R# C# W
7 c$ t/ g; }1 r0 O  但我并不抱憾,因为我觉得这是必然的,应该的--也是我所期望的--
$ a' w6 _7 b+ E3 g9 N  V% K4 F& |  从我接触侦探文化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到它的最终形式绝不应该是小说。他应该能更深切地影响我们,震撼我们,感动我们,它不应该只是文字,他的生命力应该更为强烈,它应该有一种更直接的形式来打动我们的心灵深处。
( G! F; O" Q5 v/ ~1 h7 j
0 j; k$ [0 Y: l  一百年前,两百年前乃至上朔到侦探文化的伊始,所有风风雨雨和夺目光辉都是对未来的孕育。侦探文化一点点的将自身完善和进步,都是为了与未来最完美的形式契合。那么到底那最完美的形式是什么呢?不必说,当然就是--我们的游戏!% X/ R; k: R) u0 f! e0 d

3 h6 q1 V1 x4 S1 L3 ?. o+ F  在游戏里,小说的局限将如同一张纸一般被揭去,剩下的便是侦探文化最可宝贵的本色:游戏细致的画面,将不必小说家们费尽口舌去描写场景,一切线索和疑点就摆在你的眼前。玩家完全可以如同福尔摩斯一样去识破血字的机关;游戏繁复巧妙的结构,可将那些精心遍织却往往拙劣无比的情节完全抛开,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都在玩家们--一个个大侦探的运筹之中;游戏的开放博大,完全可以让玩家们塑造自己心目中最伟大的侦探,玩家完全不必再为福尔摩斯的嗜好吗菲而遗憾,不必为布朗神父的懦弱而懊恼--是的,因为我们有了我们自己--一个比他们还要棒的名侦探!. a% X4 f0 ]$ q+ K; M

  W1 {8 S! U! Y7 x# ^9 D) j' ?  m" c  但遗憾的是,就目前而言,如上所述撮合掉侦探文化和游戏,未免太痴。须知一切生杀大权还是在游戏商们手里的,要是那些老爷们无人与我所见略同,侦探文化于游戏可真正是要&quot;百年孤寂了。
9 f- J' U" [1 _+ `; n5 ^9 i, s4 I5 l4 a* H- V2 O3 R6 S' T
  也许,此番发论只是我的自作多情罢了。毕竟在中国,真正了解和喜爱侦探文化的朋友是不多的。如果时间真要侦探文化于游戏永远的孤寂和埋没掉,那么这篇文字就算是&quot;为了忘却的记念&quot;罢。




欢迎光临 冒险解谜游戏中文网 ChinaAVG (https://chinaav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