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2>的汉化翻译工作已经开始了,虽然时间不长,但随着进程的发展,越发对这个经典的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其中所涉及的一些地理、文化、宗教、历史,以及口语、俚语甚至粗口,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理解,然后翻译。这对于加入汉化翻译行列不久的我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通过自己所尽的一点绵薄之力可以使更多的游戏爱好者认识和了解这个游戏,“我很欣慰”!再套用游戏主人公的一句台词来说:“I like to keep myself occupied in times of stress...”[s:7]
7 e4 C" V0 C* o8 f7 z0 K2 s/ T
9 U% y& @& X7 A% H& d/ Q5 l. y( a& r在翻译中,我想大家都会用到“秀丸”这个工具,下面就把我在翻译中应用和总结的一点小技巧和大家分享,也算以己之力回报论坛。5 s3 v# A0 w! F4 h/ J
1 U/ n* l" ]' D* ]+ G7 D7 ?! c- `% y: R0 y用秀丸打开bs2.dat文件,会看到已经排列分割好的对话。
( w- w5 x: H2 P- I+ f. r& a! s6 JPS.由于字母和汉字的一些差异,在此只能用全角汉字字符输入,但因此也造成了英文字母间距过大所起的美观问题,希望能有所改进。) s. ]; i' i; o) d- d/ Z- J. u/ P( f( C
( @3 `; [4 [; m# m " M6 m' j2 \. R. k" c
/ E8 _) d- [! z5 O8 q. _ z; D
3 ? \+ v: E4 L* |# _; D- p& W! b0 [在其中有两个“点”应该需要注意# |9 X7 @" D* B9 `
D6 S1 E/ n) ?% I7 [! J. K 4 e2 {- P6 l1 Z* O0 ^
1 {) ]8 ` h, d5 Q- `
, J0 T$ u6 Q( Q9 M9 n# N2 S2 R& d+ l6 u2 y0 L
为什么要注意这两个点?由于语言的差异和字符的限制,翻译并不能“随心所欲”。控制好这两点的汉字,就能协调好整个句子的美观。
; l8 B( O: V' Q5 |& L, a) A7 K) j/ z ^; F
( R, ]- q+ t' s0 ^
举例来说,在秀丸上一行可以打40个汉字,如图:
# D9 C1 l1 c% w( e, C+ z# g: E5 |- `- U* s9 }# _
) k! W# U" Y( {
: _/ i! R6 T: W( e" _3 r) w, D, R- W. v" P3 C m- d: B
在游戏中显示的效果,如图:
' L! z1 `1 i3 U
$ `4 p6 s- p* I ; o& _4 {; Y* D: @3 y, Z
2 s3 W4 D1 U' `9 h$ x
4 a; s+ {7 l# e6 q' d这是将一行正好写满的情况。但正常情况下几乎不会这样,比如:
% d/ M. U( M/ T( A. n) V }4 {7 V4 q" w) H" R3 W' O
" l% K6 I7 P R9 C# E/ {
# s$ y5 `: u% @1 B8 [# `& D1 f) E' h- ]+ B% ]
+ o5 `- @$ j7 C% L5 w2 V再加上语句意思的连贯,这样无论读起来或是看上去都不是很“美观”。但又不能轻易的增加或是删减字幕,所以就涉及到前面谈到的那两个“点”!
]! a/ s/ g7 k
# F3 [& k2 F; F1 @同样是上图的字数,如果改成这样,是不是会好看一点呢?如图:
* V% i+ @$ x1 e) a
( ]( x5 }+ j5 L) @
" }5 l. e" S# D: T7 V( l* V. B 2 A2 K1 h+ h7 |) s& q) B
9 Z5 x1 R6 _8 ^5 e, [6 S9 d
0 f/ r( V) X" I' _+ i8 @9 X+ X但好像还不是那么“完美”,所以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如图:+ q' _/ Z/ R' l
4 k) s# W- K# _+ R, u. q
- D: l) Q7 B) I8 d- {& z - @2 q$ Z D1 `" s( |* t( U6 R
, A5 Y- k, {& P; M: }
* j4 R: d, J8 N- {7 _看看,现在是不是整齐多了?相信大家已经看出其中的“秘密”了。就是在那两个“点”上做文章。
0 H! e* ?( V: p% f其中的第一个点相当于“基准点”,用来在调校中起“坐标”的参考作用;' p9 [ K+ `+ j5 Q9 L. N
其中的第二个点相当于“换行点”,用来将第二句字幕“强制”提前换行。
( r# `+ ]5 ~- Y, m2 J
; b% X0 a% \9 b2 e6 D有了对这两点的认识,就可以对较长文字的对话进行“分割”换行,从而使字幕看起来“整齐干净”。( ]5 q) E5 w, [
' y- Z9 W" P9 q下面再来看一个例子: C; P& W7 u% d7 p
7 n# T5 i& C/ L! E
7 V1 L0 w( ?3 o* h1 U E
1 D$ G- d6 T. R& J: F$ {0 Y
2 J+ o0 N& m& b$ k( [+ @
: n% f# R6 ?% b1 F& N$ `5 O3 N当字幕字数正好到达第二个点时,字幕就无法显示了(原因不明)。而且每23个格(全角)为一个“周期”,当汉字正好到达这个周期点时,字幕将无法显示。所以只能“绕开”这个点,采取一些折中的办法:
2 q1 E3 Z/ h) U3 E I/ D; N/ Q) S. S) c0 K$ L
1.添字减字法
- i6 I, y/ H! o- J1 s 比较无奈但简单易用,且效果明显的方法,但有很大的局限性
" P4 P$ D! l& z3 y$ _' Y2.换词改句法:
. Z% W* L1 s' G4 L; C3 ^& N# U5 E 将原本的句子改用其它的表达方式,就不信博大精深的汉语还搞不定洋文?
/ ?5 {- F( d+ O3.以毒攻毒法:; a P' K6 V8 \* Y
此法可以说是第一种方法的变种,其特点主要用在当实在没法增减字幕的时候,可在句尾加上一些1 |# |0 d! j7 u. [
占位的标点,或者是空格来达到目的。如上面的情况就可以在句尾加上"..."(没有引号)可能表达了
2 C1 N9 y1 i* P3 G* I% Z- c2 z' g 话中有话、意味深长的语境,可以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该法算是第一种方法的补充和延伸。
0 C7 _5 I2 t; `! j$ Q4.调整两“点”法:
# }% V! l& S+ Q8 v# K, h5 {5 q 用法和效果前面大家已经看到了,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并不一定会像例子中那样简单,由于两句间夹
8 e" J8 r% _, u* I 带的标点、字符等,造成两句很难对位,使调校难度增加,所以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总结积累。
( H0 V8 |1 S. L* D+ a6 [$ y/ t6 `; @- V7 X: j/ ^2 S1 g
有关“两点”法的补充:
! I! Q# a$ j- z4 A0 {7 I& e1 A( s. a& O) `. K
有时需将第二句与第一句对齐,但第一句必须顶头时,则可以在第二句后添加空格(全角)来调试。
3 P1 ^; h" k9 l5 h* z有更多句话需要顶头对齐时可依此法依此类推。
9 }; \* X/ n! w! A M) N+ v 该种方法在对话人物较集中、人物在场景中比例较小时应用效果尤为明显,如下图:
" D9 A2 b' G0 o% Q( d
9 C6 V: S( B: Q$ y3 D
; B) C" k6 ]7 u- e8 o0 x Y5 [' s : ^ a( m9 Q3 b, A
5 C# k, y# | |& k$ I7 A
: S' J( R7 s0 ]2 _! {' \7 O, C0 i- B( O
我想号召小组的其它成员,都来试试这个方法,当然更希望有其它的方法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也是一个共同学习进步的过程。况且我认为这样“美化”之后,会对游戏后期的调校有一定的帮助。
Z3 f' V; h: C+ T7 J& x# A% f
6 P2 A+ `. r& B; F% [% Z. }4 l/ A
以上这些就是我参加<断2>翻译以来的一点儿心得体会。费了这么多话,目的无非就是想:要么就把游戏搁那儿,谁爱玩儿就玩儿,谁爱汉化就汉化;要么既然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参与到汉化中来,就各司其职,努力将自己份内的事儿做好,给广大的<断2>爱好者、更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 h2 {' L" w4 n; c1 N, H# \' H% ?/ H& K1 ]' z& ^
9 V4 H o) P2 w7 ?9 g
1 M; e( n- ]" X
我参与游戏的汉化时间很短,所以对汉化的认识还很肤浅,还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所以错误也在所难免,诚恳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 H5 x8 L0 R8 M+ Z" F' i+ \4 j8 v多谢!!![s: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