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9楼catts于2006-12-30 07:58发表的“”:
. e/ C7 v; q* k- G' Q如楼主所说各地方言所保留的俚语是很丰富的
: p7 q+ C$ e- }! p' v' E ~% {但中国几乎不存在共通的经典俚语,中国方言重音不重意" v& R5 j1 B ^4 c* A2 y
比如合肥经典段子《挖芋头》,合肥人听了这个能笑晕过去!意思都能明白可听了实在觉得没多大意思
. n0 {) o: G* ^+ s/ o7 h但我一个在合肥待了一年多的朋友就觉得超搞笑
( q. f" \% m- L( V, i/ g5 {7 o
* `$ E9 `" R' M我觉得方言本质上就是排他性的,我们是一伙的,之间说的切口就是要外人听不懂,大到方言,也是宗族主义的体现,这个地方的人说独有的方言,一是很容易区分外族人,二是增加外族人的生存难度。
1 F% f: W. I# H* N3 w世界上很多地方语言都在消失,中国方言也不例外,而取决因素就是操这个方言的人群在政治,经济,宗教上是处于强势还是弱势。中国自古以来中原地区是经济政治中心,所以北方语系成为了现在的普通话。. |9 r+ o% K: t0 A* U/ g
所以要找到共通的俚语,别指望方言了,方言本来就是地方文化,脱离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俚语就没生命了。普通话也能发展出更加丰富的俚语,俗语,更加庞大的词汇量,但是还是前面说的,普通话的发展才50年,时间太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