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anmover 于 2011-4-26 14:33 编辑
6 @' N( z% e" v5 Z2 b% {0 ~" [* W& K5 O% V# O" w5 {: G; p$ d# m
“全球独立游戏最大门户网站indiegames.com(独立游戏节IGF主办方之一)在3月16日的博客首页转载了《雨血2 ——烨城》的预告视频并做了简要介绍,文章写道:你也许没有听说过“雨血”RPG,这是一部没有英文版的中文游戏,它于2007年在一个中国的RPGmaker社区(这里指66RPG)发布,至今大概拥有50万次的下载量。创作者soulframe计划发布其续作“烨城”及其英文版本。Indiegame 的编辑Micheal Rose随后给soulframe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热情赞扬了从预告片看到的游戏质量,并邀请 soulframe将第一部也进行英文化并在美国市场进行推广。”
2 i7 l! w6 k& L& O( t! p+ w0 v ..................." `3 U5 N' i. }0 x, `9 Z; f
阅读全文
: Q0 ^ u' G! u ...................+ o6 C7 z* t4 K0 J! V v- T- g
这则新闻并没什么意思,说实话我没有耐心的看完。我想说的不是这个帖子的原意,而是让我眼前一亮的红字部分。这怎么能不让我们眼前一亮呢?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外国游戏被汉化,何时听过中国游戏被英化?中国的游戏汉化日益兴旺,官方+民间汉化组层出不穷,汉化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我认为在大面上,这简直是一场悲剧。
9 b+ e5 h) {3 u) Y' G 中国游戏都在哪?千篇一律的MMORPG,山寨的QQ飞车,虽然有个别单机、网游很出色,但也未曾走出国门。有人说,中西文化差异太大?我想这就不是理由。照这样说,西方游戏在中国也是吃不消的。但实际上呢?不必说了吧。其实我觉得,有文化差异的游戏更有吸引力。
8 D7 S% O0 b9 A M6 }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功夫。西方人对于功夫的热衷,并不亚于国人。但如果没有一个叫李小龙的华裔电影人,用截拳道征服了西方,功夫也许仍然呆在中国的一亩三分地,成为沙子龙的断魂枪,“不传不传”,直到成为文化遗产。: u1 H, W, k: @, k. I3 F
游戏也一样,如果有人潜心制作出一个和截拳道同量级的作品,世界是不会将其忽略的。3 ]0 Q, \* ?, S5 Y0 C
游戏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想象力。面对外国游戏精湛的画面,震撼的场景,严谨的魔法、武器系统,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4 e( i, |3 p$ F k 游戏也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对于AVGer,这应该深有体会。常年浸淫在西方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里,你应该会产生一丝对西方的向往吧,那里的兔子洞都是天堂。) I. O% E/ ~" K' R) q" N6 Y& A+ l
不过,如果游戏公司连中国文化在哪都不清楚,连做出精品的专注都没有,只是红着眼急着去圈钱,那中文游戏英化只可能寄希望于寄希望于独立游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