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0楼dlbaiyr2006于2009-03-22 18:41发表的 阿司匹林是什么东西,怎么得到? :" r1 x, V4 f( [- H+ r! e3 _
阿司匹林是什么东西,怎么得到? 中文名称:阿斯匹林(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退热药)
5 g- q5 L- P, e" d7 e& Z中文别名:醋柳酸、乙酰水杨酸、巴米尔、力爽、塞宁、东青等
8 C0 o6 l3 w) u5 n$ k英文名称:Aspirin* F! u0 r! U( r l7 k2 G
拉丁名称:Aspirin 3 b- x! n2 | q
化学名称:2-(乙酰氧基)苯甲酸,2-ethanoylhydroxybenzoic acid
$ M h9 O( d* g1 ]* Z分子结构式为:C9H8O4
4 Y' @, I- E: o! U% q3 `分子相对质量:180.16<B>, v$ B5 h9 Q3 ?" g7 g
药品简介
) b: K& w- {% z# n 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它诞生于1899年3月6日。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到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与TXA2生成的减少有关。 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4 V/ ~& ~- ~5 E: L2 l
适用病症
. }/ D8 Q( _: Z; n' `* |/ {! P. w 本药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
! k* T e9 X' C9 G( u# F. F ■镇痛、解热0 L* u$ C2 Z6 c! q
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 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因治疗。
, w# k: w2 G/ i0 n& ?9 c, P, | ■消炎、抗风湿* k3 H. U+ V! ~9 q
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如已有明显心肌炎,一般都主张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风湿症状控制之后、停用激素之前,加用本品治疗,以减少停用激素后引起的反跳现象。
9 n C9 |5 z3 y6 [ ■关节炎
' \* y3 f' m/ f4 l& B 除风湿性关节炎外, 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此外,本品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 6 K1 C% l' \* V1 D6 F% d$ q- j
■抗血栓
) j% P4 k# N9 |, [ 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1 N* O+ k, g4 K2 J/ \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7 y9 }8 D0 E* a2 {0 u* z2 j
患川崎病的患儿应用阿斯匹林,目的是减少炎症反应和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5 I1 s. z! s0 R! `4 v6 [3 B1 a用法用量
, \. }1 |3 |8 u% n3 | 注意:应与食物同服或用水冲服,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0 r8 q2 \- k6 _8 N8 i+ } ■成人常用量口服。
: P0 K" {5 |; P ①解热、镇痛,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每4小时1次6 ?3 G+ @ I% E, ]# ? c2 \
②抗风湿,一日3—5g(急性风湿热可用到7~8g),分 4次口服
8 f7 D$ E5 e+ b% ~6 X7 Q ③抑制血小板聚集,尚无明确用量,多数主张应用小剂量,如50—150mg,每24小时 1次& i1 x. W- N; e: p0 N
④治疗胆道蛔虫病,一次1g,一日2—3次,连用2—3日;阵发性绞疼停止 24小时后停用,然后进行驱虫治疗
: ~, u+ ^8 ^0 u, V' d2 b1 r3 x ■小儿常用量口服。
5 t3 m* `! \0 y1 {" k' }8 ` ①解热、镇痛,每日按体表面积1.5g/平方米,分4~6次口服,或每次按体重5—10mg/kg,或每次每岁60mg,必要时4~6小时1次: U! ?) v$ @- V2 N" ?
②抗风湿,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如1—2周未获疗效,可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有些病例需增至每日130mg/kg。
7 `9 P: T$ C5 o- A ③小儿用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开始每日按体重80—100mg/kg,分3—4次服,热退2—3天后改为每日30mg/kg,分 2—4次服,连服2月或更久,血小板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期间,每日5—10mg/kg,1次顿服。
2 h4 k" s6 Y) P$ s ④预防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塞:0.3/次,一日1次;预防暂时性脑缺血,每次0.6g,一日2次。 5 C6 A+ g: U% M% |8 t9 _
⑤治疗胆道蛔虫:每次1g,一日2-3次,连服2-3日。
0 t: Y. h, J( L' n! I3 d ⑥治疗X线照射或放疗引起的腹泻,每次服0.6-0.9g,一日4次。 (6)治足癣,先用温开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涤,然后本品粉末撒布患处,一般2-4次可愈。水杨酸类早晨给药达峰时间长,半衰期长,晚间相反。合理给药应早晨用量略增加。晚间加服一次。- t( N6 n) Y, u- W! Z
■部分疾病患者的用法及最佳用量
3 h, s% Q ^9 y7 `- T( w ①在预防瓣脑性心脏病发生全身性动脉栓塞方面,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无效,但与双嘧达莫合用,可加强小剂量双嘧达莫的效果。
6 r4 }* Y- z7 E& m ②避免和糖皮质激素合用;避免与香豆素类抗凝药、降血糖药氨甲蝶呤、巴比妥类、苯胺类等合用。, @" P/ ?" U! ~1 P* K
③饭后服。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抗栓和溶栓治疗学会(ACCP)的循证指南指出,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血管性死亡,患者应根据病情,使用最佳剂量。 |